7月6日,我省“西水東引”重大調水引水工程毗河供水工程通水儀式在成都市新都區茍家灘引水樞紐舉行,川中旱區百姓期盼了半個世紀的大型民生水利工程正式通水。
省委書記彭清華宣布工程通水。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講話。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省委常委、秘書長王一宏等領導出席通水儀式,省政府副省長陳煒主持儀式。
通水儀式以視頻形式召開,在成都市新都區茍家灘樞紐設主會場,成都簡陽市、遂寧安居區和資陽樂至縣設分會場。成都、遂寧、資陽在分會場匯報本地工程完成及試水情況。
毗河供水工程是國家水網“172”重大工程,一期工程通水后,每年將為成都、遂寧、資陽3市的9個縣(市、區)供水4.33億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積125萬畝,解決225萬城鄉群眾用水問題,對保障促進灌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郭亨孝在主會場匯報毗河供水工程情況。郭亨孝指出,毗河供水工程供水區所在的資陽等川中旱區水資源匱乏,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是全國人均量的五分之一、全省人均量的六分之一,屬重度缺水地區。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川中旱區缺水問題,積極策劃毗河供水工程,爭取根本性解決川中旱區用水困難。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建設中,四川省水利廳牽頭建立省級對接協調機制,協商解決工程建設重大問題,在全國首次實行水利工程施工總承包模式;成都、遂寧、資陽落實屬地主體責任,破解拆遷征地、專項設施改建遷建等困難。在確保施工質量和進度的同時,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創造了多項紀錄:建成了全國最長的單座渡槽——蔣銅渡槽,龍泉山隧洞成為全省最長的引水隧洞,同時也建造了被稱為“最美拱跨渡槽”的盧家壩渡槽。經過6年不懈努力,投入78.7億元,建成新都茍家灘引水樞紐和381公里渠道,其中總干渠156公里,為四川水利增添了一座耀眼的豐碑。
儀式開始前,郭亨孝還就成渝地區水資源供需形勢、如何為四川打造西部經濟增長極提供水安全保障和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舉措等方面接受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新聞網、中國水利報、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封面新聞等中央、省級主要新聞媒體采訪。他表示,為解決四川供需水矛盾,我們將全力推進以引大濟岷、長征渠引水兩個特大型世紀工程為骨干、“五橫六縱”為骨架、覆蓋“八江三河”的城鄉供水工程水網和防洪排澇網,形成多水源、多工程、大中小微連通配套的現代水網體系,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實施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省政府秘書長胡云;省委、省政府有關副秘書長;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水利廳廳級領導、廳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成都市、遂寧市、資陽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有關部門、縣(市、區)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毗河供水工程項目的設計、監理、施工單位代表和干部群眾代表等參加通水儀式。